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的由来立夏是由节气划分方式确定的一个节气。 立夏意为“夏天开始了”,是每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刻。立夏标志着进入夏季,天气变暖,植物开始生长。其来由是古人观测...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是由节气划分方式确定的一个节气。

 

立夏意为“夏天开始了”,是每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刻。

立夏标志着进入夏季,天气变暖,植物开始生长。

其来由是古人观测发现,当太阳经过黄经45度时,此时真太阳位于春分点上方60度的地方,故称为立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时节,有吃蒜、挂艾、喝雄黄酒等风俗习惯,人们在此时期需要注意身体保健、精神调整等方面。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的由来是什么

立夏是一部古老风俗的传承史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史记·卷二六·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作为入夏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万物旺季生长的一个旺季,元人吴澄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钦敬自然的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迎夏”之仪,《礼记·月令》云:“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因“和风自南来”,《孔子家语•乐辩解》曰:“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咏: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解苍生之愁啊。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古人以“南风之德”赞有道明君。

历代帝王皆沿袭“迎夏於南郊”,祈愿五谷丰登的礼俗。南朝梁刘孝威《行幸甘泉宫歌》诗颂“汉家迎夏毕,避暑甘泉宫”,唐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有“迎夏”诗意风俗之句:“朱旗迎夏毕,凉轩避暑来”。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的由来是什么,立夏有哪些传说故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节气起源: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节的来历

  立夏节气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授时历》记载,夏正是从立夏这一天开始,历法中将这一节气定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古代,人们将农事活动与天文气象联系在一起,认为在立夏节气里,太阳已经到达黄经45度,开始向北升高,意味着夏季即将到来。

  此时的大地,万物初发,草木葱茏,正值生机勃勃的时刻,也是古代社会里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的好时机。

立夏的来历和风俗

立夏吃午饭的由来

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传说:

古时候,人们在立夏这一天有吃鸡蛋的习俗,因为人们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疰夏。而立夏吃午饭的时间也是在这一天,所以有些人认为在立夏吃午饭能够吸收到更多的能量,让自己更加健康。

另一种说法是,立夏是农民们劳作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饭,以表达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还有一种说法是,立夏是传统的农忙时节,人们在这一天会忙着耕种、插秧等农活。为了能够有足够的体力来应对繁重的农活,人们会在中午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饭,以补充体力。

无论哪种说法,立夏吃午饭的习俗已经成为了人们在这一天的一种传统习惯。在立夏这一天,除了吃午饭之外,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称重、吃立夏饭等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怡之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yan.yiyzs.com/jyan/51089.html

(73)

联系我们

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