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十大成果

1、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之时,拿的还是中华民国的护照,正宗的中国人。当时,两岸均想争取他。不过,由于父母在大陆,以及其他原因,杨振宁是支持大陆这边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振宁...

杨振宁十大成果

1、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之时,拿的还是中华民国的护照,正宗的中国人。当时,两岸均想争取他。不过,由于父母在大陆,以及其他原因,杨振宁是支持大陆这边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振宁就通过瑞士等第三国,与父亲杨武之及家人见面数次。

那时的国内环境谁都想得出来,杨武之本是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被赶出,在上海受罪,身体也搞坏了。但由于儿子太出色,杨父很快被恢复了待遇(但再没有回清华)。在他们见面时,父亲给杨振宁介绍了国内的情况,当然是说好话了,但母亲可是实话实说。如果那时杨振宁回国,1966年以后的十年也不见得会受到多大打击,但由于缺乏交流环境,他的理论物理贡献可能就会少一些成就,同时也没有了以下九项对中国的贡献。

杨振宁为中国做的第一个贡献就是,他心里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升了中国人在国际学界的地位,并间接地影响了当时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一些政策。

2、由于杨振宁与邓稼先是同学(堪称“安徽双璧”),在生活等方面帮助了他,使他少受冲击。1971年,杨就回国,并见了毛主席。当他提出要见邓稼先等老同学时,可以想见,他们的待遇会提升不少。据邓夫人讲,当时邓稼先的处境很危险。如果没有一次回国,邓老被关牛棚,那对中国的核事业是多大的打击啊!

真无奈,竟然要用这种方法来保护那些科学精英。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天佑我中华。

3、杨振宁为中美建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中国刚对美国打开一个口子,杨振宁就回国了。首先,他见了毛主席。不过,他与周恩来见面更多,也聊了很多,这对封闭的中国认识美国、了解美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杨振宁在美国也算是上层人物,知道的信息对毛周的决策很起作用。

4、杨振宁回美国后,积极宣传中国,介绍国内的情况,促进中美交流,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互相了解、促进中美建交、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也就是从那时起,杨振宁就受到了很多美国人以及在美华人(要考虑台湾因素)的非议,想必他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别人的攻击。直到现在,不管外界如何攻击他,从未见他回应一句。

5、向邓小平建议派留学生赴美,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并对那些学生提供很多帮助。当然,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倡议,李政道等科学家也提出类似的建议,也做了很多事情。

据了解,杨振宁1977年创建全美华人协会,1980年创建“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深造,归国者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等。

据中科院周光召院长介绍,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

6、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拉巨额科研经费,其中清华大学数亿美金。杨振宁还个人捐献600万美金给清华大学,“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葛墨林院士语),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语)”。

7、杨振宁虽未回国,但关心中国的科学研究,不断提出自己的建议,为物理学的研究指点方向,并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由于杨振宁一直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对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以及突破口有着深切的认识。可以说他的指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清华大学的物理研究水平的提升,有杨老的贡献。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高度赞誉了杨振宁对清华的贡献: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8、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与保钓运动。此外,他还参加1971-1991年对台统战。

9、回清华后,亲自为本科生上基础物理学。他认为本科生的教育非常重要,知名教授不能光搞科研不重视教学。为了树立榜样,他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年最基础的物理学课。当时听者云集,他的思路极快,现场推导公式,后来好多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就听不懂了。

10、晚年回国,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带动一批一流学者(比如姚期智等)也回国搞科研。杨老的号召力是很强的,他说一句话,“祖国需要你”或者“国内的科研环境现在挺好了,回来吧”,相信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大学校长给百万年薪更有用。

杨振宁十大成果 扩展资料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十大成果 扩展资料


“(1) 弱作用宇称不守恒(诺贝尔奖工作)

(2) Yang-Mills非交换规范场理论(弱电统一的基础之一)

(3) 费米子系统的Bethe ansatz严格解和Yang-Baxter方程(引起数学领域对辫子群和纽结理论的广泛研究)

(4) 非对角长程序(凝聚物理的核心理论之一)

(5) 磁单极子的量子化和规范理论中的拓扑结构(拓扑场论的开创性工作,微分拓扑被引入物理学)

(6) Lee-Yang单圆定理(相变现象的基础理论)

(7) 2D Ising model的自发磁化和临界指数(临界现象和普适类的开创性工作)

(8) 玻色气体的Lee-Huang-Yang修正(富有远见的理论,50年后方被冷原子实验证实

香港保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怡之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yan.yiyzs.com/jyan/25191.html

(85)

联系我们

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